你知道洞庭碧螺春茶的得名由来和**历史吗
关于洞庭碧螺春的得名,民间还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是因为初产于碧螺峰而得名(东山碧螺峰在后山石桥东面,西山碧螺峰在南徐西面,现在叫徐宅山)。另一种传说是,早由碧螺姑娘从悬崖上采到、救情郎*而得名。但根据史料记载,洞庭碧螺春的得名,跟康熙皇帝有关。当年康熙经过苏州,地方官员献上洞庭碧螺春茶。康熙喝过后大加赞赏,于是询问茶叶的名字。地方官员根据民间的俗称回答:叫“吓煞人香”。康熙觉得茶叶不错,名字不雅,于是根据茶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的特点,赐名为“碧螺春”。从此以后,洞庭碧螺春每年进贡,名扬天下。
照这样的记载,洞庭碧螺春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康熙时期。而西山镇志主编邹永明说,其实,这种茶叶的历史还要早得多。
原来,洞庭碧螺春的前身是产于堂里水月坞的小青茶,又称水月茶。唐代至德二年(757年)三月,“茶仙”陆羽和诗人刘长卿一起到西山考察茶事,就在水月坞水月寺旁的墨佐君坛边采茶品茶。陆羽的好友诗僧皎然也慕名来访,并写下了一诗,题目叫访陆处士羽,见证了这一历史事件。
而在水月寺里曾着的一块碑刻,更证明小青茶1000年前就已非常有名。这块碑上面刻着宋代文学家苏舜钦(1008—1048年,字子美)的一诗,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小青茶熟占魁元”。而“魁元”的意思就是名。
http://www.cheertea.com/ZaiXianPeiXun/ChaYeZhiShi/1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