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你这样就是得罪了顾客。
顾客来到足疗店,只是做了一次足疗。没有办卡没有加钟,只是做了一次足疗。算下来,有两种可能:
1、今天没有办卡,但是还会再来,也可能在下次会办卡;
2、这种情况就比较糟了,就是以后再也不来了,而且还劝告亲朋好友,千万别来这个店了。
我习惯用销售学的术语来解释足疗师的行为,顾客的办卡和加钟对足疗师来说就是成交。一个未成交的顾客,阻碍了更多的潜在顾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按理说,顾客能在足疗店消费,说明还是有消费能力的。只要不是专程来砸场子的,或者是隔壁店派来调研的,都属于正常范围,都是正常的顾客。
既然顾客来到店里,说明在养生或者休闲方面是有**需求的,顾客进店也是给了店里一个机会
顾客在店里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足疗师没有“成交”?一般来说,顾客进店消费了,却没有办卡或增加消费的主要原因有五大类:
顾客进店后,跟足疗师接触的时间长,因此足疗师的原因要排在实力位,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因:
●1.表情难看
●2.话“难听”
●3.过度推销
●4.慢待或是不尊重顾客
●5.程度不够
简单点一句话总结,就是把顾客给得罪了,把顾客气跑了。得罪人分为两种:有意得罪人和无意得罪人,例如说辱骂顾客之类属于有意得罪人,当然,相信这类低级错误,也很少有足疗师能干的出来。
但是,无意中的得罪顾客呢?无意中得罪顾客的情况具体有哪些呢?
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分为有意识控制和无意识控制,有意识控制时间一般只有几十秒,然后就会进入无意识状态也就是说足疗师上钟的时候,大部分的表情都是无意识的。
在刚上钟的时候,足疗师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表情,露出笑容,甚至还会露出八颗牙齿。但是仅仅在几十秒后,足疗师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与顾客沟通上,失去了对面部表情的控制。
当足疗师对自己的表情失去了刻意的控制,怀疑、不屑、冷漠,甚至狰狞的表情都有可能出现,要知道,很多时候,一个冷峻的眼神就会扼杀一个顾客的消费热情。
说话得罪人
这里所指的得罪客人的话,不是传统意义上那些得罪顾客的禁语,例如:
1.还没决定做哪个项目啊?
2.你说人家店里更实惠,你怎么不去人家店里做啊
3.你到底办不办卡啊!
而是足疗师自己认为很正确的话,或是口头禅,例如:
1)直接否定顾客的观点;
2)批评顾客当前错误的养生方式;
3)我说句真话吧(顾客一听,噢,这句是真的,咦那前面那些话呢?)
4)我们店里有个规定(上对下才说规定,店里凭什么对顾客说规定)
5)这是店里定的价格(多么硬的口气,直接回了顾客打算商量一下的设想)
过度推销
因为大多数的店里都有为技师制定的业绩任务,所以在上钟的时候,足疗师会有意或者无意的进行推销。
尤其是在遭到顾客拒后,有些足疗师一想到业绩还没完成,会更加赤裸裸的推销。也许这个时候足疗师自己都没有注意到顾客已经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
生理因素
在这里,我只说两个数据,国人六成以上有出现口臭的可能,而有口臭的人群里,有八成的人自己又闻不出来……
语速问题
很多足疗师,认为推销就是嘴巴能说,能说≠会说说话的速度很级快,说了半天顾客不但没有理解,而且厌烦。
要么就是说话太慢,半天说不到重点,让顾客失去耐心。
说话方式不注意:说者无心听着有意,可别怪顾客“心眼小” ,只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理解不同而已。
所以,在说话的之前,先通过顾客的穿衣打扮和气质,大概判断他的性格,别再一个“很严肃” 的人面前说“有色笑话” ,也别再一个 “嘻哈少年” 面前表现的 “过于拘束” 。
以上所述,都是足疗师在无意中会得罪顾客的情况当顾客被得罪之后,立即对足疗师个人产生反感和厌恶情绪,继而对店铺产生连带负面效应,接下来就很自然的产生抵触,离店走人。
当然了,顾客在离开的时候会说出为什么不办卡的原因吗?当然不会,国人讲话一贯婉转,得罪人的话,不到撕破脸皮的时候,断然是不会说出口的,那顾客一般会说些什么呢?
身上钱不够、优惠力度不够大、我再看看……
长此以往,足疗师真的以为没有“成交”,就是顾客自己嘴巴里说出来的这些原因,从而忽视了对问题的深入研究。
因此,在平时,足疗师**要多注意以上方面,免得无意中得罪顾客,把顾客气跑,成为门店业绩的实力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