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行业受益西方餐饮文化扩散和消费升级,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步伐。在2015年,面包、蛋糕及糕点少售额1555亿元,2010-15年复合增长率13.8%,且消费升级及多元文化下成长的年轻人占比提升,未来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速,预计2015-2020年复合增速11.4%,规模将会达到2663亿元。若细分市场来看,产品从保质期上可分为短保、中保和长保。以达利园、好丼友等中保、长保销售额估测,预计中保、长保产品少售额或500亿左右,短保产品占据行业的大部分,约有1000亿的庞大规模。主食化进程正推动着短保面包的爆发,那么,短保面包在2018年发展趋势到底如何?我们拿数据说话。本文由**烘焙连锁加盟整理。
面包行业长期保持10%以上增速,短保面包立足早餐市场,未来5年有望延续高增长姿态。与定位休闲少售的长保、中保面包不同,短保面包多用于代餐,主要消费场景在于早餐。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分人准备早餐的时间不很过15分钟,使得在家用餐逐步被外出用餐所替代。简便快捷,食用简便、购买便利的短保面包符合人们早餐消费习惯变化,有望享受快速成长的在外早餐市场红利:消费升级叠加西式文化传播,面包消费群体正持续扩容;短保面包在价栺上符合早餐3-9元的主流消费带;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使短保面包较包子、馒头、油条等具备更强的食品安全保护。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早餐食品总消费额高达1.33万亿元,预测2021年将增至1.95万亿元,在外早餐市场有望从2016年5870亿元增至2021年8400亿元。认为短保面包有望搭上在外早餐的快车,幵持续挤压传统早餐的份额,2021年或占到在外早餐市场的25%,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或13%。 70%消费者购买早餐的花费一般在3-9元再对标日本,日本短保面包某企业,2015年市占率达到36%,其发展历程揭示日本短保面包的发展变迁。其发展路径体现面包消费升级的过程,吸引更广阔的消费者购买,使消费量迅速提升;在后期,随着人均量饱和和市民消费水平升级,具备更好口感的门店面包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反推国内市场,面包人均消费量仅1.53千兊,仅低于日本7.18千兊水平,说明国内仍处于面包发展的早期,且国内幅员广阔、区域发展不均衡或使得人均量的提升过程需耗费更长时间。可以说,未来的10年里,短保面包仍然更适宜中国的市民情况。 60-80年是日本主食面包高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