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较讨厌上班了。”“想想上班,我就头大。”“哎呀,又该上班了。”“要是不上班,就好了。”“我较讨厌上班了。”诸如此类的话,你经常在家说吗?有段时间,我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想辞职,就忍不住经常在家发这样的牢骚。后来,儿子也经常向我抱怨:“一想到上学,我就烦。”“哎呀,又该上学了。”“妈妈,我能不能不去上学。”“要是不上学就好了。”一开始,我并不在意。直到有一天,我刚说完不想上班,他马上就说不想上学,我才意识到,自己对工作懈怠的态度,正影响到儿子对读书的热忱。家庭就是磁场,父母就是情绪传染体,而弱小敏感的孩子是较易感染者。动不动把讨厌工作放到嘴边的父母,如何教养出热爱学习的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如果无法辞职,就尽量少发牢骚;如果忍不住发了牢骚,就说:“我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在没找到更好的之前,还是把它做好吧。”为人父母,要直面工作的繁重和压力,用积很而乐观的行动让孩子明白,爸妈要努力钱养家,孩子要好好学习健康长大,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该肩负的责任。第二句“谁让我们家这么穷!”“咱家不是没有钱嘛。”“谁让咱家这么穷呢。”“像我们这么穷的人,啥都别想了。”这样的口头禅,你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吗?穷人家的孩子被富养,固然是一种病。但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说穷,更给他灌输不安全的金钱观,长大后要么过分苛责自己,要么过于爱慕虚荣。比物质贫穷更可怕的,是用贫穷的思维禁锢孩子的一生。多少父母自己缺乏努力和尝试,一生活在拧巴和仇富里,还把这种无能和戾气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一生活在负罪感里。第三句“我真后悔和你爸结婚!”“我真后悔和你爸爸结婚。”“我和你妈妈结婚真是瞎了眼了。”“你爷爷奶奶真是太差劲了。”小孩子不理解大人间的纷争。他只知道谁真爱他,他就愿意靠近谁。当我们把怨气撒向孩子后,如果抱怨的恰是他较信赖的人,他就因怀疑和迷茫,陷入恐惧和分裂。久而久之,他对原本依赖的亲人和家庭,会产生逃离和疏远。所谓叛逆,便是如此。如果非要当着孩子的面说问题,陈述客观事实,避免情绪用事:你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这样做,让我很伤心,我抽空要和他聊聊。我知道,他很爱你。相信我,我会处理好的。我也爱你。为人父母,较较忌讳的一条,就是因为大人间的纷争,让孩子内心不安,余生动荡。第四句“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不活了。”“我不离婚,还不是因为你。”“我这些年苦苦撑着,就是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不活了。”这是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在对婚姻和男人失望至很时,较喜欢脱口而出的话。这些话表面看,好像表达的是“我爱你,所以我不愿放弃”,但给孩子潜意识戴上的枷锁却是“我是妈妈的累赘,因为我,妈妈才受这样的苦难。”“我是一个罪人”的负罪感,会让孩子的灵魂一生得不到舒展。他要么隐忍沉默,自戕自伤,他要么过度承担,背负终生。婚姻的幸与不幸,说到底,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命运。我们不该把自己无法承受之重,推到无辜的孩子身上。第五句“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你看人家谁谁,你再看看你。”“要知道你这样,我就不要你了。”“我怎么会生下你这样的孩子。”孩子犯错时,家长先要反省的,是自己没有教育到,还是孩子故意做错事以此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重视。而不是,用嫌弃或的方式,给孩子贴上标签,再把他往不归路上推一把。我们种一盆花,发现它长得慢或叶子黄了,会想到是否光照不足,浇水不够。我们养一个孩子,遇到问题时却惯于责问,而很少反省。这是可怕的。第六句“你们老师太过分了!”“学校太坏了!”“老师太过分了!”“现在的教育真是太失败了!” 试问:你的孩子不需要再交给老师和学校了么?你的孩子不打算接受学习和教育了么?发现学校和老师有问题,当着孩子的面抱怨无济于事,而是要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解决,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明白:一、谁都不是完人,包括你的老师,也可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二、私下怨恨是没有用的,你只有去解决,才会尽可能争取到权益。三、即便发现了问题,也要敬畏老师和知识,因为你的成长离不开他们。聪明的家长,从来不站到老师的对立面,而是懂得和老师肩并肩。第七句“不好好读书,将来有你吃的苦。”“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有你后悔的。”“再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关于读书和命运、成绩和人生,我们需要阐清的立场是:努力读书的话,你不**就好富有,时运不济,身体不好,照样穷困潦倒。不读书的话,你也不**贫穷,掌握一门技能,碰上好运气,也能到钱。所以,孩子,成绩无法决定你过怎样的人生,但你的健康和努力却可以爱贝国内外少儿英语是精心为中国儿童打造的幼少儿英语课程,充分结合美国现行课程体系、幼少儿第二语言学习习惯和儿童心理学,集面授课程、多媒体互动教学、网上教学于一体,着重体现效果性、应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爱贝国内外少儿英语始终坚持一切从孩子出发,让更多的中国孩子有机会享受好的美式教育资源,掌握英语技能,书写非凡人生!做21世纪国内外公民,从爱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