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行业应该怎样压缩成本?网上低价卖珠宝,商家如何应对?如何才能攀登珠宝行业的“金字塔”?……2009年5月18日,经济学家郎咸平在文博会开办论坛,为珠宝饰界营销人士分析珠宝产业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珠宝行业要发展就要整合产业链
对于珠宝行业,郎咸平指出,目前行业呈金字塔结构。层的是水贝区类型的简单加工,第二层次的是香港一些品牌的珠宝行,顶层的是类似卡蒂尔等国内外品牌。
郎咸平认为,珠宝行业要进行效果能整合,先要制定整体的标准,设立标准化的产业链。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效果能整合后,底层可以发展到第二层。
郎咸平认为,一般产业的结构应该是1(即制造层面)+6(即制造加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少售)。珠宝行业只有像华为那样完成从“1”到“6”的过程,掌握了行业的本质,才能算是成功。如果只做“1”,不做“6”,腰包不瘦就会非常微薄。
企业要想突破目前的困境,就应该探索产业链的效果能整合。郎咸平以西班牙ZALA服装品牌为例,该品牌走完“1+6”的流程只需要12天,但是产业链没有效果能整合的服装品牌,走完这一过程则需要180天。对产业链进行高度压缩,能大幅度压缩时间,减少仓储成本。
另外,产业链整合后,能同时成为市场的快速反应者。商家可以根据**产品的共性以及趋势变化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时尚产品。这样的产品可以既便宜又时尚。他建议珠宝行业在三五年内通过一个比较大的机构,完成整个流程标准化的制定。
金融海啸下,珠宝产业有“新机”
关于珠宝行业顶层和第二层的区别,郎咸平说,前者在产品中注入了精神。他风趣地说,比如一个人牵一条狗出来,先敲下铃声,再给狗吃牛排。开始狗听到铃声不会流口水,只有吃到牛排才会。反复多次后,只要狗一听到铃声就会流口水。牛排香味的感觉已经注入到铃声中。同样道理,国内外品牌的产品都有精神上的一种体验。这些企业在做广告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宣传企业、产品的度,更多的是给产品注入精神,注入文化的过程。
按照年龄和性别,目前国内外的品牌几乎已经把可以区别定位的“位置”都占领了,第二层次的企业要发展到第三层次有很大难度。但金融海啸中,各大国内外品牌销售都有所下跌。另一方面,从历史的许多例子可以看出,经济萧条时,人们对艺术、文化的追求会加强。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艺术、文化追求的新喜好、新动向可能会带来新的定位,让第二层次的企业发展成为层次的企业。郎咸平建议,企业家应该去掉投机、浮躁的心理。有人说网络卖珠宝价格便宜,但粗制滥造、打价格战等都是低层次的,很难长远发展。珠宝行业应该在整体行业标准的情况下效果能地整合产业链,并寻求合适的定位,做出产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