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习惯吃二两小面的市民,今后要多掏5毛钱。受色拉油、大蒜、老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重庆20家受访面摊中,就有8、9家上调了小面价格。早餐市场调价会否带动本土快餐跟风,记者今日上午进行了走访调查。
过去四个月两次调高售价牌的本土快餐巨头**,9月中旬进行了一次历年来规模提价:20余个菜品涨幅达0.5-1.5元不等。**发言人曾表示,鸡肉、鸭肉、鸡蛋等原材料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是推动调价的动因。那么,持续攀高的色拉油、大蒜等材料价格走高,波及小面、油条等早餐市场产品调价后,**会否再一次提价?
在观音桥商圈工作的计厚成,对小面涨价表示可以接受,但是他认为**等快餐价格已经够高了,如果受影响再调价,将减少消费次数。和计先生持同样看法的还有大学生袁涵林和观音桥商场个体经营户卢郁芳,“上班族要在外面吃饭,只有接受涨价,小面涨价可以接受,还是会吃,但**今年已经调了数次价格,若再提价将会减少去的次数。”卢郁芳说。
张女士在家带孩子,平时鲜少外出就餐,她表示工薪阶层可以接受小面涨价,但像**这样的快餐如果再涨,会考虑放弃消费,或者去价格更便宜的地方就餐。
针对市民对餐饮消费涨价的担忧,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近期不会涨价。”**沙坪坝三峡广场店负责人今日上午接受采访时称。江北新世纪店经理胡世琴则表示,“总公司才能决定调价与否,目前还未接到提价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