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发改委获悉,黑龙江省已开始实施《黑龙江省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野生蓝莓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主、适宜生态区域人工栽培为辅,将蓝莓“小浆果”做成“大产业”,把黑龙江省建成国内外的蓝莓产业发展优势区和集中区,并使蓝莓保健旅游产业成为黑龙江省新的旅游形象标志。
根据规划,到2020年,黑龙江省将建设蓝莓原料基地171万亩,建成和培育8个至10个年产值很过5亿元的企业。重点开发蓝莓生物保健用品和贵族享受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培育和打造有机蓝莓产品国内外品牌4个至5个,蓝莓产业总产值将达到687亿元人民币。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黑龙江省依托蓝莓产品积很发展保健旅游,以大小兴安岭蓝莓节为带动,在黑龙江省各风景区建立多个蓝莓观光采摘区和蓝莓生产区,重点建设区域为大兴安岭神州北很旅游度假区和小兴安岭森林旅游度假集合区。同时,在哈尔滨**夏都旅游区、五大连池旅游度假区、镜泊湖渤海旅游集合区等区域内也将发展一定面积的蓝莓观光采摘区和蓝莓生产区,供游客采摘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