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事件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各级各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是,由于我国对公共危机的认识程度不够,缺少相应的综合性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疏于协调和配合,缺少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处理危机事件时不能到达理想的效果。
而相对于发达来讲,他们早已经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公共危机管理模式,这是值得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构学习和借鉴的。了解我国公共危机,找出我国公共危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加强公共危机管理意识,做好公共危机的预防工作,并能根据危机管理的原则、程序、妥善处理各种危机事件,积很探索公共危机管理的新思路、新手段和新对策,对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定性的突发的,总的来说都有共同的特点,即突发性、破坏性、传播性、资源严重缺乏性、不确定性、。无论是哪个特点,如果处理不好都会使政府、企事业在社会公众面前的形象受到严重的伤害,诸如严重的意外灾难、重大伤亡事故、大规模的事件纠纷、组织的信誉危机等。
1.突发性
公共危机的爆发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造成危机的因素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通过潜伏期的隐藏和埋伏后,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会继续膨胀,就会爆发公共危机事件,并迅速蔓延,产生连锁反应。一个组织突然爆发了危机事件,事实上都是有原因的,无论是来自主观,还是自然的,都是组织平时疏于防范的结果。一次突然的食物中毒,往往是平时不注意严格把握细节造成的;由于来得突然,又有很强的力度,往往使组织措手不及,给组织造成很大冲击,使组织有面临泰山压顶之感,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就具有这样的突发性特点。
2.破坏性
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事实上都会对社会起破坏作用,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影响生产和生活,给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尽力防范和阻止。认识危机事件的破坏性,就不会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就会采取主动姿态,沉着冷静而满怀信心地面对危机。
3.传播性
公共危机总是在短时间内猛然爆发,具有很强的急迫性,一旦爆发会造成巨大影响,又令人瞩目。它常常会成为社会各界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话题,成为新闻界报道的内容,成为竞争对手发现破绽和线索的机会,成为主管理部门检查批评的对象,在社会中迅速扩散开来,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冲击,令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因此,若控制不利,必然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必须牢记“兵贵神速”这一兵法格言,强调我国公共危机管理thldl.org.cn方案的时效性。
4.资源缺乏性
危机事件的突然发生,造成交通中断、通讯不畅、指挥系统混乱等。导致资源供应系统被打乱。缺乏充足的物资资源和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应对危机。
5.不确定性
危机是否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发生条件是什么,发生地点在那里,发生原因,是否继续扩展,是否会引起其它灾害等都具有不确定因素。特别是自然灾害的不确定因素更大,5.12汶川地震就是明显的例子。